(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卢氏县非遗股、卢氏县非遗中心)
卢氏剪纸简介
卢氏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据传说春秋战国时,卢氏民间已有描样的习俗。到两汉时期,逐渐发展成伴随各种时令节气为祭神祈祷以表达人们虔诚之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到宋代最为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卢氏剪纸艺术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有了较多绘画基础的民间人士,对剪纸艺术的研究、继承,更是这一古老民族艺术发扬光大。
卢氏剪纸受时代的影响,在长期封建社会,卢氏民间剪纸以真实的生活感受,质朴的思想感情、丰富的想象构成一幅幅丰富而又理想的画面。那些出自农家妇女之手的剪纸,有一种纵横驰骋的粗犷和稚朴的美。解放后,卢氏剪纸艺术在技法创作上有了新的突破,借用现代人的思想情感,物质条件,给古老的民间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许多作品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中,参加省、市和国家举办的展览会中,还有的作品已走出国门,光大了剪纸艺术。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
剪纸的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基本有五种。1、岁时吉祥:春夏秋冬和春节,主要剪窗花,正月十五剪灯笼花。2、驱邪纳福:正二十三用黄金纸剪一头金牛贴在门上。3、生死礼赞:主要是新生儿满月时,孩子的姥姥家要送上婴孩穿的衣服物品,有剪纸绣花。老人祝寿以寿、松鹤、八仙过海等图案剪纸,祝福老人健康长寿。4、龙凤大喜:男女婚配时主要剪贴“顶棚花”,也叫“团花”,团花中间一个红双喜字,周围是富贵不断头,四角有四个角花,大多为四只蝴蝶,图案有喜上梅梢,鲤鱼戏莲、凤凰戏牡丹、鸳鸯、莲花等。5、丧葬之花:人生谢世,也称为丧事,门前挂“寿条”,用白纸剪成与同死者年龄,一岁一条,亡人的枕头顶上剪花刺绣,云、日、月、鸡图案。
卢氏的剪纸,在地域的形成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黄河流域一带的剪纸构图粗犷,线条稚拙、粗直,表现尤其浓厚、原生态气息更浓;而长江流域的剪纸构图精巧、细致,线条流畅圆润,内部结构匀称精细,给人一种玲珑剔透,精巧秀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