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大观 > 民间文化 > 文章详情
民间文化
【转载】崤函瑰宝 熠熠生辉——三门峡民间文化综述
来源:文广旅游
发布时间:2019-10-25 11:41

崤函瑰宝 熠熠生辉

——三门峡民间文化综述

孟国栋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它是人类对自然界从认知到利用的过程,也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此,它包含了人们对宇宙、天地万物以及人与人之间交流等各个方面,是民间智慧的综合反映。民间文化是流淌于一个民族身体内的血液,是这个民族的精神符号,更是支撑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汹涌奔腾的黄河水自河套地区流入中原后,突然向东拐了个90度的弯,形成了一个黄河三角区。自远古以来,由于这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我们的祖先开始在此繁衍生息、耕作不辍。经过几千年的辛勤劳作和不懈努力,中华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到今天,成为屹立于世界的最强大民族之一。中华文化也从这个小小的黄河三角地带,逐渐辐射到大河上下、大江南北乃至海内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门峡就是这个黄河金三角地区的一部分。这里历史悠久,历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积淀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远古洪荒时期,年轻的黄河孕育了我们民族的祖先,他们或狩猎,或采果,或播种,在这里择土而居,生息繁衍。从此,人类始祖女娲风陵堆、黄帝荆山铸鼎升天、夸父追日弃杖成林、大禹治水斧劈三门等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由此产生,开创了中华民族口头文学的先河。如今,在灵宝西坡文化遗址、渑池仰韶文化遗址和湖滨区庙底沟文化遗址上,都能寻觅到与之相佐证的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大量的人文信息。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封建制国家为标志,在其后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古老的三门峡人在历史的沉浮中,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在创造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色彩斑斓、丰富多样的民间口头文学。同时,对于那些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由散变聚,由游离变固定,形成了成熟的地方文化,在音域开掘、语义引申等方面,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三门峡民间文化博大精深,涵盖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生活习俗、日常社会交往的通礼习俗和生儿育女、婚丧嫁娶等人生礼俗以及春节、端午、中秋等节庆习俗。同时,也包括作息起居、生产劳动、工商贸易、民间工艺和绘画剪纸、传统美食等各个方面的习俗风尚。这些习俗风尚,代表了三门峡地区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而且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国内独领风骚。

民间故事

演绎先人开天辟地的传奇

流传在三门峡地区的民间故事,按题材内容可分为神话、传说、故事、寓言和笑话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散文的形式叙事,有人物、有情节、有想象,还有传奇的成分,篇幅短小、情节完整、有头有尾。尤其是远古故事,与三门峡的一些地名紧紧相连。

神话,是原始社会的民间故事。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缺乏科学知识,原始人类不可能理解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对万事万物只能按照自己的想象而口耳相传。因此,神话故事中充满了主观愿望。这些主观愿望就是浪漫主义,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浪漫主义色彩,原始人在利用自然、征服自然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夸父追日”就是一个例子。这个被传颂了几千年的神话故事,把夸父追日说的神乎其神,试想一个人如何能够追到天上的太阳?又如何能够喝干黄河和渭河之水?后来,有考古学家解释说,真正的夸父追日,是远古时代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夸父用一根桃木杆儿测量日影,定日出日落的时间和黄河水涨水落的时间、水位的高低。说白了,他是一位农业科学家,我们现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夸父通过不停地测量得出来的农时规律。然而,在远古时代,人们却看见一个虎彪大汉,整天拿着一根桃木棍子追着太阳照,也不知道做什么,就赋予了对夸父自认为合理的想象,使得夸父的形象更加高大。现在灵宝阳平南边小秦岭峡谷口的夸父山、夸父茔以及旁边的夸父村,都说明夸父是人不是神,因为神是不会死的,夸父不会死,何来那五亩大的夸父的坟地?大禹治水斧劈三门的传说也很玄乎。真正的事实是大禹带领人民在黄河峡谷凿石引水,使长期积聚的河水有了河道得以通畅,治理了水患。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事实的基础上,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让大禹用斧劈开三门岛,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

传说,是历史性较强的一种民间故事。一般应有现实的历史事件、人物或者地方风物作根据,它与神话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人公是人不是神,因而更有可信度。“康熙寻父到陕州”“四姐痴心种苹果”等,都是依据当地的地名、特产等衍生出来的传说故事。故事中充满了智慧和玄机,能给人以知识和启发,充满人文情怀,让人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三门峡历史悠久,许多地名都有来历,无论桃林县的县名,还是宫前乡的乡名,以及后地村的村名等,背后无不赋予一个神奇的传说和美丽的故事。

故事,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以现实中的主要人物为主要角色的民间故事。它与传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故事情节和人物不要求与历史事实有联系,情节多为虚构,人物也没有姓名,发生时间均以“很久以前”或“从前”来标注,但所反映的主题往往是惩恶扬善。流传在三门峡地区的这类故事很多,有“神秘莫测五女坟”“警世励人三颗印”等。在诚信方面,产生于三门峡的有“画里姑娘绎诚信”“人长人短善恶报”等,在巧合中透出严密的逻辑,表达了人们对诚信的赞美和对不讲诚信的惩罚。

三门峡地区民间故事的特点在于,年代久远,流行普遍。那些夸父的传说,黄帝、女娲的故事,以及秦赵会盟的故事等,不但历史厚重,而且早已飞出了三门峡,成为整个中华文化圈共同传颂的佳话。黄帝、女娲、伏羲、夸父等,是中华民族的鼻祖,更是十多亿华夏人的精神象征。因此,这种故事或传说,产自三门峡,传播于大中华文化圈,其辐射力相当惊人。

三门峡地处黄河岸边,从石器时代到今天,跨越了五千多年的时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从这里一步步走出来的。追溯远古时代,我们的先祖为了生存,用石刀石斧开山辟地,狩猎播种,长期的劳动实践,总结了一整套与大自然搏斗的经验,这些经验由于受文化条件的限制,无法记载,为了利于传承,便诞生了一个个优美的故事。我们今天品赏这些故事,仍能听到几千年前先人追逐猎物时的脚步声和叫喊声,能看到先人们怀抱石刀开垦土地时坚韧的身影。民间故事,正像一根丝线,将五千多年的点式脚印串连起来,成为华夏儿女享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地坑民居

折射豫西人巧用自然的智慧

近些年来,三门峡地区的地坑院成为中原文化的一个标志。陕州区先是在张村镇庙上村修复了四座地坑院,并将其连接起来,形成民居艺术效果,取得了成功。大批游人前来参观,不但能感受得到地下村庄的神奇,还能品尝这里传统的民间食品“陕州十碗席”,有的干脆在窑洞里住上一晚,体验一下静谧、安详、恒温的地坑院,让浮躁的心暂时得以平静。尤其有专家学者前来考察,认为这是我们的祖先利用自然条件,改善生存环境的最好例证,他们回去后写下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报刊上,引起了国人的高度重视。后来,陕州区在此基础上,又在西边的张汴乡北营村开发了更具规模的地坑院,将21座原始地坑民居小院连接起来,同时赋予这些小院不同的文化内容,集农耕、剪纸、老电影、染布等为一体,容纳了所有的豫西民俗风情,让人惊叹地坑院独特的穴居艺术魅力的同时,还能够穿越体验一下居于地平线下“四合院”的生活滋味。

豫西地坑院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相当普遍,东至渑池、义马,西到灵宝焦村、西阎,几千年来,它都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长期的居所。人口少且经济条件差的少打几孔窑,人口多且经济条件好的多打几孔窑,每到晚上大门一关,一座地坑院便成为一个封闭的空间。“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形象地概括了豫西地坑院与众不同的特色。

地坑院起源于人类远古时期的穴居和农耕文化。当时,由于基本没有生产力,人们选择居住的地方仅仅借助于石洞和土坎等。后来,人们发明了生产工具,就主动在自然条件下改造生活环境,将土坡土坎进行修整,加之随着家庭的形成,便有了以家居住的生活方式。自从文明社会形成后,我们的祖先充分发挥聪明的智慧,不再满足于土坎石窑,而是利用当地竖立型土质的特点,在崖畔、土坎上直着往里深挖,建造人工窑洞。

三门峡处于贯穿东西的要道,尤其是商周后,这里常年发生战乱,祸及普通百姓。每过一次大军或在此摆次战场,之后百姓的房舍尽毁,树木被伐,一片涂炭。百姓为了尽快恢复庄园,在经济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只能简单地开挖窑洞栖身。同时,为了避开战乱,人们逐渐掌握了规律,即在塬上将平地下挖一个方坑,然后向四周开凿窑洞,这样开凿出来的居住地,十分隐蔽,与借助崖畔挖出的窑洞相比,虽然费了些工时,但更加安全。于是,地坑院开始形成。有了地坑院,过往的征战大军行走在崤函大道上很难发现百姓,从此,这里的百姓得以安宁。

地坑院除了能够有效地避开战乱,还有几个显著的特色。最主要的是经济实用。它不用很多的木材,也不用石块砖瓦,只要有一套挖掘的工具和运土的担筐即可,所以建地坑院,用白手起家来形容恰如其分。即使遇上战乱,人跑了,地坑院毁了,但战乱之后恢复也快。同时,豫西丘陵地带,又是黄河沿岸,历来风大泥沙多,隐居于此,隔雨挡风,静谧温馨。另外,由于地坑院属于下沉式民居,地表温度均衡,窑内年均温度为13摄氏度左右,无论冬夏不冷不热,十分舒适,人们便说这叫“冬暖夏凉”。有了这些特点,在长期农耕过程中,人们在此安居乐业,过着富足的生活。

地坑院的开挖建设,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人们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比如,从简单的直孔窑变成了拐弯窑,从并排直进的“桶子窑”,改进为两孔或三孔连在一起的连环窑,还有外面只有一个门,内部却一窑套着一窑的套窑等,其建筑艺术水平令人惊叹。

地坑院的居住方式,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俗文化。男耕女织、男婚女嫁,剪纸绘画、饮食习惯、礼节走动等,都富有特色。

当然,地坑院也不是豫西民居的全部,在黄河沿岸,还有许多人借助崖畔修建立式窑洞:一个崖面,两三孔窑洞,前面垫成一片平坦的院落,用土墙一围,形成一个封闭的家居。这些都是我们聪明的先祖,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出来的。

民间文艺

闪耀在崤函大地的颗颗珍珠

三门峡地区的民间文艺,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有的集中在城区进行不间断演出,有的仍然散落在民间,以家族式或村落式的方式流传着。但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呈现,都反映了豫西人民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的浪漫主义本质。

社火这种节日娱乐的表现形式人们是再熟悉不过的。在崤函大地上,就有许多种表现方式不同的社火表演,尤其是灵宝市阳平镇东常村、西常村的骂社火更有特色。每年从正月初八开始,两个村就开始频繁接触,确定当年元宵节骂社火的程序和内容,然后从正月十二开始,由东常村的社火表演队敲锣打鼓到西常村挑战。挑战方指着村里的族长或干部“开骂”,激发对方的斗志,其中,巧妙地融入表演节目。当然,这种骂不是污辱人格的骂人,而是那种既有骂俏的元素又有揭短的因素,目的是激起对方的情绪和改进生产生活中的弊端。这种骂是一种巧妙的文化表述,将对方的短处编排成顺口溜或快板句,排着顺序一样一样地往出抖,直到这一节骂完了,节目也演好了,才告一段落。到了正月十三,反之则是西常村带着社火队到东常村还骂,用同样的方式,既回答昨天的问题又提出新的挑战内容。然后,等着他们再将骂社火进行升级。就这样,一来一回地循环着,直到正月十六或十八才偃旗息鼓,结束了一年的骂社火表演。这种骂社火集乡土味、文化味和人情味为一体,骂中带笑、骂中带理、骂中带亲,成为千年来崤函民间文艺的奇葩之一。

蒲剧是一种地方戏,流行于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特别在山西南部人人会唱、村村有剧团。然而,经考证,蒲剧的发源地就在三门峡地区。三门峡市的前身为陕州,古代曾是豫西、晋南、秦东黄河三角区的交通枢纽和政治、文化、商贸中心,这里商贾云集,文化氛围相当浓厚。在长期歌舞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陕州梆子,人称“乱台”(乱弹),其高亢激昂的唱腔、浑厚有力的音质、曲里拐弯的声调,深受大众的喜爱。这种口口相传的民间艺术,不断扩散,与方圆各地传统艺术加以整合加工,最后形成了比较固定的一个剧种,在晋南各地不停地流转,成为如今中国艺术的瑰宝。

灵宝的道情皮影,是活跃在当地农村的一个剧种,它利用光学的原理,将用驴皮制作的各种戏曲形象,根据故事情节赋予动作投影于幕帘上,再配上原汁原味的地方唱腔,使其达到一种组合剧情的效果,成为地地道道的民间艺术品。道情皮影从选材制造人物,到灯光投影设备,再到表演艺术和唱词四位一体的相互协调,十分有趣。特别是在故事情节的表演上,敲锣打鼓,让人看着投影,听着唱词,紧张万分。农民们劳作之余,坐下来欣赏一场皮影戏,是一种十分惬意的精神享受。道情皮影产生于明代民间,发展于清代中期,与电影时代相比,这种利用光学原理,也算是电影的鼻祖,因此,近年来深受海内外学者的推崇。它的剪刻皮影作品,被日本及东南亚的收藏爱好者收藏,2005年还应法国文化部门邀请,到巴黎进行为期3个月的访问演出,其间共表演了百余场,场场爆满。

在三门峡,提起虢州澄泥砚,无人不晓。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砚之一,与其他砚台不同的是,其他3种砚台均为石质,只有澄泥砚是用黄河淤泥烧制而成的陶砚。古陕州人制作的澄泥砚,在唐代是最好的砚台,因此作为贡品,十分珍贵。清代,连乾隆皇帝也十分喜爱,特在宫内珍藏了数方。民国时,陕州人马寨王玉瑞精选土门村红色土质,采用新的配方勾兑烧制的澄泥砚,于1914年参加了巴拿马博览会。如今,陕州区张村镇人马寨村村民,仍然传承着精致的澄泥砚制作手艺,造出的砚台被全国各地的书画家和收藏家购买。

有道是高手在民间。三门峡民间,隐藏着许许多多能工巧匠,他们的手工艺品灵巧多样,制作起来出神入化。就拿剪纸这门艺术来说,在全国各地普遍都有,但陕州区张村镇的南沟村,不仅剪纸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而且这个村千多口人家家户户都会这一手艺。走进南沟,无论男女老少,你只要说一句“给我剪个奔马”,随便一个人拿起剪子就在一片纸上飞剪起来,不到一刻钟的工夫,那匹活灵活现的奔马就会呈现在你的眼前。南沟人的剪纸,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黑纸。一般情况下,人们用红纸剪出的艺术品有喜庆色彩,但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南沟人用黑纸剪出的作品,厚重、艺术效果更好。

除此之外,豫西民间的捶草印花也很有特色。旧时,人们织就的白粗布因经济条件所限,没有染料煮染,民间就发明了使用野草来捶染。他们采些能够上色且花形好看的花草,叠在布中用棒槌捶打,花草的汁液浸染到了棉布上,经过处理,不会褪色。这一工艺,虽然早已被现代化的工业品所淘汰,但作为一种艺术品,在当地民间仍然保留着。

豫西方言

回响五千年亲切悠长的乡音

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的最基本方式。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语言。这种语言概括起来讲有3个方面:一是发音,二是对事物的称谓,三是使用各种形容词。豫西方言的最大特色呈现了黄河流域的雄壮浑厚的纯朴音质,听上去似由天籁之音嬗变而来,其音域宽阔,音节清脆,赏心悦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豫西方言可以说是回响了五千年既亲切又悠长的乡音。

然而,十里不同音,三门峡地区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其语言特色也有着细微的差别。义马市、渑池县两地在发音上,注重舌头的中部推送,发出的音偏浑;陕州区、灵宝市两地的发音则侧重于舌头根部推送,使语音分量重,达到落地有声的效果;而卢氏人的发音多用去声,清脆悦耳,如银铃般。总之,虽然发音稍有差别,但听起来都以浑厚见长,是北方语系中最具代表的语言。

豫西方言的两个特色十分鲜明,一是农谚,二是称谓。

农谚是流传在百姓间的生产生活经验之语,这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比如,“小麦见芒,四十天上场”。这时间算的不多不少,如果不是长期实践,何来如此结论?“白露早、霜降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三门峡地处黄河中游,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变化明显,秋分是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机,不能耽误。另外,黄河金三角地区也是《易经》和《道德经》的诞生之地,“夸父追日”又为原始农业标记了二十四节气,所以二十四节气对当地来说,标记气候的变化准确无误。“一物降一物,柳木降牛角”“鸡、鸡二十一;鸭、鸭,二十八”都是长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得出的经验。这些经验,是给后人留下的一份宝贵财富。

三门峡地区对事物的称谓特点明显,看似十分土气,却是人们对大自然最纯朴的认识。“帝脑”(头)是一个人行动的总指挥,在人的身体部位最重要,于是人们的称呼像皇帝、首脑;“补给窑儿”(肚脐),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脐带连着母亲的乳房,母亲的乳汁通过脐带补给胎儿,出生后脐带被剪断并打了结,长出一个深窝儿,人们便根据它曾发挥的作用给了它一个很科学的名字;“长虫”(蛇)、“搐串”(蚯蚓),人们对爬行动物以虫为标准,蛇最长叫长虫;蚯蚓行走时前后推动,人们观察其行动,形象地为它命名。还有一些社交称谓也十分有特点,如流行在渑池地区的“没瓤水”、三门峡西南地区的“加使”等,使用十分广泛,有时候不指定它的具体意思,完全根据前面的词来表达它的意义:“他这个人没啥瓤水(不咋地)”、“你说这话没瓤水(没有意思)”;“这个人真加使(厉害)”,“你说的是个加使(不可信)”……凡此种种,其称谓个性突出,地方特色浓厚。

三门峡的民间文化除了具有上述显著特色外,其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也很有个性,其中叫得响的有灵宝石子馍、卢氏火烧馍、陕州区的豆瓣馍、渑池的锅贴馍四大名馍,还有西南山区每年端午节利用槲树叶子包制的槲包以及卢氏官坡豆腐、陕州大营香脆麻花、陕州糟蛋等。节庆文化方面,有每年春节前后的礼节礼数,有各地不同的古庙会和婚丧嫁娶的不同讲究等,均值得提笔。这些传统文化,集合了三门峡五千年的发展史,每时每刻地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三门峡人在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都显得无比自豪和自信。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三门峡与全国各地一样,踏着历史的脚步走上了现代化的光明大道,230万三门峡儿女带着祖先遗传的文化基因和聪明才智,一步一个脚印地沿着这条光明大道奋然前行。在三门峡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忘发掘和保护历史文化,每年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历史文化进行发掘和研究,建成了仰韶文化遗址、虢国博物馆和函谷关遗址等,庙底沟文化遗址也正在建设之中,所有这些都将对保护、发掘三门峡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ID:smxrbweixin)”。

策划:焦森森 李海峰 责编:师宝华 徐伟

新闻热线0398—2981057

法律顾问:河南宇萃(三门峡)律师事务所

赵双良 胡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