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大观 > 旅游资源 > 文章详情
旅游资源
“白天鹅旅游季”出圈!三门峡打造文旅黄金线路
来源:01
发布时间:2024-12-19 11:28
三门峡大坝、灵宝函谷关、陕州地坑院、天鹅湖……众多耳熟能详的文旅景点都位于三门峡。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资源禀赋,赋予了三门峡发展文旅经济的先天优势。
12月1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系列第十四场新闻发布会,三门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毋慧芳介绍了三门峡市在发展文旅资源,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具体情况。
“近年来,三门峡市深入挖掘黄河文化、仰韶文化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围绕文化资源、生态资源、融合创新三部分,做足黄河文章、讲好三门峡故事,与时俱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毋慧芳表示。
立足文化:
让仰韶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
“我们以仰韶文化为核心,打造‘早期中国’文明长廊,新建了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庙底沟博物馆、中流砥柱博物馆。”毋慧芳表示,三门峡市还对仰韶文化博物馆、虢国博物馆等场馆进行数字化提升,球幕影院、全息投影、VR场景再现、裸眼3D等现代科技强势赋能,让游客通过互动体验,触摸历史脉络,了解仰韶文化。
据介绍,庙底沟博物馆“花开中国”基本陈列荣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仰韶村考古圣地“七个一”项目受到广大游客青睐,成为市场的“新宠”。
围绕生态:
打造黄河流域具有目的地性质的大型文旅综合体
依托黄河生态资源,三门峡市正在建强文旅经济。“我们整合天鹅湖、陕州地坑院、高阳山温泉等主城区核心资源,成功创建了‘天鹅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使之成为黄河流域具有目的地性质的大型文旅综合体。”毋慧芳表示。
在文旅活动创办上,一方面,三门峡市连续举办29届黄河文化旅游节,成为黄河流域举办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以黄河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同时,也培育出“横渡母亲河”“黄河大合唱”等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另一方面,三门峡市持续举办“白天鹅旅游季”活动,成功打造了“冬季到三门峡看天鹅”经典文旅产品,成为黄河流域乃至我国北方冬季旅游的黄金线路。据介绍,三门峡市的白天鹅旅游季已被纳入国家文旅部中国冰雪精品旅游线路。
融合创新:
以“三门峡创意”打造文旅经济新亮点
“把优质资源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有支撑的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毋慧芳介绍,三门峡市积极打造“演艺+体验”沉浸式、互动式夜游新场景,举办陕州地坑院灯会,推出灵宝函谷关“大秦烽云”“楚汉争关”等大型马战实景演出,不断激发文旅融合新活力。
此外,三门峡市文创产品开发推广力度也在加强。据介绍,全市文创产品总量达1200余种,5000年前的仰韶彩陶纹饰转化为时尚的霓裳羽衣,登上了全省文旅文创发展大会的舞台,“花开奥运”经典彩陶盆亮相巴黎奥运会。
在文旅深度融合新模式的探索上,三门峡市不断丰富特色文旅产品供给,精心策划举办星空音乐节、儿童嘉年华、篝火晚会、漂流挑战赛等活动,以节造势、以节聚客,“点燃”城市文旅消费新活力。
“三门峡将持续擦亮‘圣地仰韶·花开中国’‘行走河南·读懂中国’‘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三张名片,持续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黄河文化旅游的品牌知名度、美誉度,让厚重的黄河文化焕发出崭新的时代光彩。”毋慧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