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民、杨拴朝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深刻领会习近平贺信精神 高标准做好仰韶村文化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提案及关于“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进一步提升仰韶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提案并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制定《仰韶村遗址保护办法》”的建议
近年来,渑池县委、县政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不断加强仰韶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了保护国家重要文化遗产的同时,在推动渑池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效。研究制定了《渑池县仰韶村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将文物保护工作列入仰韶村村规民约,严格执行不准起坟、不准打窑、不准机耕、不准深翻、不准挖沟挑壕、不准打井修渠和统一安排用土场地、统一规划住房用地的“六不准两统一”保护公约,真正使保护措施落到实处,推动文物安全保护工作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二、关于“加快提升仰韶村文化遗址保护级别,完善《仰韶村遗址保护和利用专项规划》,守住文物红线,确保大遗址安全”的建议
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目前我市仰韶文化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我局已建议市政府成立申遗领导小组和申遗专家委员会,待领导决策后实施;同时积极开展申遗范围、方式、构成等的技术性讨论工作,待我市决定启动申遗工作后,向省文物局汇报相关准备工作思路,以期获得省文物局的指导和支持。《仰韶村遗址保护和利用专项规划》修编完善工作正在进行,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依据近年来最新考古勘探发掘成果,在《仰韶村遗址保护规划》(2004版)的基础上,微调规划文本结构,重点就仰韶村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现状进行了重新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保护对象分布范围和区域、保护区划及管理规定方面进行了调整完善。本次规划修编由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设计,目前规划编制已上报省文物局等待评审。仰韶村遗址保护利用应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文物保护规划进行,坚守文物红线,建立健全遗址文物保护安全制度和安消防等保护设施;积极配合执法部门,建立联席工作制,常态化开展安全检查及安全隐患排查,杜绝消除一切安全隐患,确保遗址安全无事故。
三、关于“加大仰韶文化的转化推广实施力度,进一步提升仰韶文化品牌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建议
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仰韶文化研究中心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渑池工作站,着力加强对仰韶文化的研究阐释工作,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性挖掘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精神内涵。一是强化机构建设。提升仰韶文化博物馆(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中心的机构规格。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建设仰韶文化保护传承智库,加大文博、规划等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仰韶文化遗址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做好相关人员的遴选和培训,建成了一支高标准的管理运营团队。二是强化项目支撑。以打造仰韶文化高地、中国考古圣地、中华文明标识、国家文化地标为目标,强力推进仰韶村考古圣地“七个一”项目,即“一馆”仰韶文化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一区”仰韶遗址核心保护区保护展示项目;“一居”安特生、袁复礼旧居改造项目;“一村”仰韶村提升改造项目;“一学”仰韶文化国际研学基地项目;“一园”仰韶文化产业园建设项目。三是强化教育培训。目前共建立仰韶文化研学基地7个,以仰韶文化博物馆为载体,长期与各大馆校交流协作,举办博物馆流动展览、研学课程等活动,推出“彩陶修复大师”“彩陶绘彩”等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丰富研学教育资源。在渑池县委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和中小学校增设仰韶文化专题培训课程,提高党员干部、中小学生保护传承仰韶文化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仰韶文化彩陶修缮复制技艺传承人和工匠的培训、评价机制,弘扬工匠精神。四是加大仰韶文化对外宣传推广力度和交流活动。拟定仰韶文化对外宣传交流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制定发展目标,出台对外交流奖励机制。通过以奖代补、资金补助等方式支持仰韶文化对外宣传交流工作,对仰韶文化对外宣传交流工作成效显著,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与中央、省、市各大栏目组、报社等新闻媒体合作,以新闻报道、影视剧、纪录片、短视频等多种形式,拍摄仰韶文化专题片,充分展现仰韶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每年的黄河文化旅游节活动成功举办,多次到国内外各大城市进行文化交流和展览,全面展示了渑池悠久的历史文明、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作为仰韶村考古圣地“七个一”项目之一,2022年仰韶文化周策划方案已初定,仰韶文化国际论坛、仰韶文化主题晚会等9项宣传交流活动正在筹划组织,进一步提升仰韶文化的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再次感谢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感谢大家对仰韶文化的支持和关注,希望今后对我们文化旅游工作给予更多的建议。
2022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