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夏至 —— 盛夏伊始 万物繁茂
来源:市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06-25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于公历6月21~22日交节。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
夏至气候现象
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中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来说,夏至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中国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来说,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过后经南返,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
夏至三候
一侯:鹿角解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鹿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
二候:蝉始鸣夏至时,雄蝉开始嘶鸣,而为了这一个月,它需要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几年,甚至十几年。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中药材,因为夏季过半才开始在沼泽地或水田中生长而得名,有化痰止咳等功效。
海报文物
珍珠地“福德”瓷枕
珍珠地"福德"瓷枕
北宋(960-1127年)
1993年三门峡市310国道庙底沟遗址T3M6出土
通长22.8厘米,通宽15厘米,通高10厘米。呈元宝形,枕面微凹。珍珠地,四周饰缠枝牡丹花纹,枕面中部有"福德"二字,周围饰缠枝花卉纹。施白釉,底部露胎。